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七十九章 引狼入室(1 / 2)

作者:怒而飞孤鸿影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714466193

现在的南梁已四分五裂,萧氏子孙各自为战。

萧衍六子萧纶、侄子萧恪占据郢州(武汉),老七萧绎占据荆州,老八萧纪占据川蜀,老大萧统次子萧誉占据湘州(长沙),萧统三子萧詧占据雍州(襄阳),老三萧纲次子萧大心占据江州(九江市),萧衍侄子萧范占据湓城(瑞昌市),萧衍侄子萧勃占据广州。

说起内斗,萧绎最有经验,表现也最积极。多积极呢?长子萧方等刚战死,萧绎就马不停蹄让王僧辩、鲍泉带兵进攻萧誉。

1叔侄斗法

王僧辩也惊呆了,这手足相残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王僧辩劝谏道:“王爷,鉴于世子新败,敌人实力不容小觑,末将打算等部队全部集中后再出击,如此方是万全之策。”鲍泉也觉得不妥,在一旁附和。

萧绎大怒,认为王僧辩这是在观望:“你如此胆怯,难道是和叛贼勾结?今天你必须死!”还没等王僧辩反应过来,萧绎抽出佩剑就朝着他砍去,王僧辩左腿被砍中,血流如注。一看这场面,鲍泉吓傻了,再不敢说一句话。

王僧辩当场昏死过去,醒来已在监狱。王僧辩的老母亲亲自登门请罪,说自己没有管教好儿子,希望替儿子受罚,一边磕头一边哭,萧绎这才平息愤怒,命人送去汤药,王僧辩捡回一条命。

549年七月十四,经历过恐吓的鲍泉老老实实独自带兵去讨伐湘州萧誉了。鲍泉出身官宦世家,熟读经史,喜爱文学,算是学者型官员。

鲍泉行军之际,派人快马加鞭给萧誉送去萧绎写的劝降信。听说七叔再次发兵,萧誉对着手下周铁虎笑道:“七叔这手下败将还敢再来?不自量力!”说罢,把劝降信给撕碎了。周铁虎哈哈大笑:“王爷,这次还是让末将出马,一定能凯旋归来。”周铁虎就是之前击败萧方等的猛男,以勇武闻名遐迩。

萧誉让周铁虎为前锋,率队去石椁寺阻击鲍泉,自己则亲率大军坐镇橘洲(湘江中心岛,长沙西)等待好消息。

敌人来势汹汹,鲍泉选择了主动出击,因为他知道,要么被敌人斩杀要么就死在萧绎刀下。周铁虎没想到鲍泉如此生猛,被打得措手不及,败下阵来。八月十八,鲍泉乘胜前进,突袭橘洲。

萧誉本来在等周铁虎凯旋,没曾想等来了鲍泉的猛攻,没有丝毫准备,萧誉连续败北,被斩杀三千人,逃命路上淹死在湘江中的就超过了一万人,鲍泉趁机包围了长沙。

萧誉坚壁清野,并向三弟萧詧求援。“七叔真不是东西,一心要致我们兄弟于死地!”萧詧拍着案几大骂。“既然湘东王不仁,也就不怪我们不义了,王爷,咱们这次玩一把狠的。”蔡大宝面露凶相。

蔡大宝出身济阳蔡氏,祖上世代为官,出身不久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故而发奋图强,一心要重振家族荣耀,从小博览群书,曾得到宰相徐勉的赏识,很早就被推荐给萧詧掌记室,负责机要文秘工作,深受信任。萧詧继承了父亲萧统的文学基因,擅长写文章,和蔡大宝相处甚欢。

萧詧恭敬地问:“蔡先生有何高见?”蔡大宝道:“擒贼先擒王。襄阳距离江陵更近,王爷不如发兵攻打江陵直奔敌人巢穴,湘东王必定调兵救援,如此长沙之围不救自解。”

萧詧拍手称赞,当机立断,命令蔡大宝留守襄阳,以杜岸为前锋,亲率2万大军直驱江陵。九月初三,萧詧来到江陵城外,一口气布置了十三个军营,并发动猛攻。

得知萧詧直奔老巢,萧绎震惊了,想不到这小子给我来这手,咋办?王褒建议萧绎去咨询王僧辩:“王君才带兵跟随王爷多年,他的谋略和勇武,您是知道的,如今情况紧急,只有去找他了。”

王僧辩,字君才。王褒,字子渊,出身琅琊王氏,是萧绎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才学与庾信齐名,是萧衍的侄女婿。贵族自然得替贵族说话,琅琊王氏帮助太原王氏,这也是常事。

“找他?这……”萧绎脸红了。

“王爷放心,我替您出面,想必君才会有大局观的,不会计较前嫌。”王褒微笑着说。

王褒来到狱中,把事情前因后果描述了一遍,最后补充了一句:“君才,识时务者为俊杰,您现在该何去何从不用我多说了吧?”

“谢子渊,我懂的,咳咳,”王僧辩咳嗽了一下,腿上的伤还没痊愈,接着说,“岳阳王围魏救赵,我们也可以来个釜底抽薪,咱王爷朋友遍天下,可以看看在雍州军内有没有熟悉的人,只要策反成功,里应外合,即可反攻襄阳。”

“不愧是王君才,我这就去禀报王爷!”

听了王褒的汇报,萧绎大喜过望:“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还得是王僧辩呀!来人呀,赶紧去把王将军给放了。”是人才,在哪儿都能发光,王僧辩出狱后被萧绎任命为防城都督。

王僧辩将江陵城防打造成铁桶,萧詧无计可施,恰好下起了大雨,城外积水四尺,雍州军士气低落,杜岸陪同萧詧奔走各营,安抚士兵。

“那人是谁?”萧绎指着杜岸问王僧辩。

王僧辩望了望,答道:“这人是京兆杜岸,岳阳王倚重的战将。京兆杜氏一家世居襄阳,都效命岳阳王。”

“京兆杜氏?啊,有了!”萧绎一拍脑门,跳了起来。原来,萧绎和新兴(在襄阳周边)太守杜崱有很深的交情,只要策反杜崱,那就好办了。

杜崱收到萧绎的信后不置可否,召集了哥哥杜岸、弟弟杜幼安、侄子杜龛等家人一同商讨。杜岸撇嘴道:“不如反了萧詧!兄弟们,如今江陵久攻不下,何必自讨苦吃?”大家七嘴八舌,最终还是同意了杜岸的意思。

杜岸一直喜欢纵横之术,希望像偶像张仪苏秦那样游走于各诸侯之间谋取富贵。就这样,当天夜里,杜崱率领家人投靠了萧绎。第二天,雍州军人心惶惶,萧詧不知所措。

“襄阳留守蔡大宝是个书呆子,王爷,给我五百骑兵奔袭襄阳,大事必成。”杜岸迫不及待要出卖老领导萧詧。

“好,壮哉!本王现在就封你为雍州刺史,去吧!”萧绎非常开心,管他能否成功,先把空头支票开出去再说。

随后,杜岸昼夜兼行,火速进军襄阳。杜岸的策略确实稳准狠,可他低估了蔡大宝守城的信心。位高权重的杜氏一家可以跑路,他势单力孤的蔡大宝不行。杜岸距离襄阳三十里的时候,就被蔡大宝的哨兵发现了。

“王爷没回来,杜岸却带骑兵狂奔……一定有诈!”蔡大宝迅速进行了判断,确定杜岸反了。

为了表示决心,蔡大宝把萧詧的老母亲请出来鼓舞士气,加强城防,同时派人告诉萧詧实情。因襄阳有戒备,杜岸无机可乘,在城外僵持下来。

萧詧听说后,丢弃辎重连夜逃跑,回援襄阳。偷鸡不成蚀把米,杜岸腹背受敌,只好跑路去南阳依附哥哥杜巘。萧詧能放过你么?好你个京兆杜氏,吃里扒外的东西,来呀,给我狠狠地打。南阳城破,杜巘、杜岸被捉回襄阳。

囚车上,杜岸安慰杜巘:“哥你放心,咱们是贵族,到哪儿都得让人敬畏三分,我曾经替萧詧卖过命,凭小弟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摆平他。”

杜巘一脸怀疑地说:“听天由命吧。”

看到萧詧后,杜岸自信满满,准备来一个纵横捭阖,迎接他的却只有各种刑具。萧詧冷笑道:“本王要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刀硬。”说着,他直接拔出了杜岸的舌头,并用刀割掉。杜岸嘴里嗫嚅着什么,萧詧可不管,拿起鞭子就往他脸上狂抽,很快杜岸就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就这还不解气,接下来是肢解、下油锅等少儿不宜的项目,杜岸在嚎叫中死去,死前他想起了张缵的警告,不知作何感想;同时,杜巘也被砍死。杜岸的父亲、爷爷被刨坟,经历了挫骨扬灰等一系列操作。

萧詧狼狈逃走的时候,萧绎怎么没有趁机追击呢?因为鲍泉在长沙受挫,萧绎很生气,打算集中兵力解决萧誉再收拾萧詧,避免两线作战。谁能去助阵鲍泉呢?自然是王僧辩了。

王僧辩带着萧绎罗列的十条罪状就向长沙进发了。听说是王僧辩前来,鲍泉自言自语道:“来的是君才,这下我有救了,贼兵一定能平定。”见到鲍泉后,王僧辩宣读了萧绎的命令,并把他锁起来,低声说道:“鲍兄,这些是王爷的意思,我可没有要加害你哦。”

“君才放心,我是个明事理的人。我确实有罪,延误了军机,请求王爷治罪。”鲍泉态度诚恳,他知道,逃避和反抗是没用的,萧绎要的是绝对的掌控感。果然,萧绎知道后,也就释放了他,让他戴罪立功。

2引狼入室

经过杜岸事件后,萧詧和萧绎之间已没有回旋余地,只能鱼死网破。可是又打不过萧绎,那怎么办呢?“王爷,大丈夫做事就得稳准狠,既然咱们力量不够,那就寻求外援吧。”蔡大宝劝道。

“先生有何高见?”

“我们襄阳距离长安比较近,可以求援宇文泰,他一定会发兵救援。”

萧詧在屋内踱步走着,自言自语道:“七叔啊七叔,你可别怪我手辣了。”随后,蔡大宝被任命为使节,出使西魏。

这段时间,宇文泰刚好完成巡视工作,还把征兵对象扩大到了所有均田户,进一步扩大了汉族士兵的比重。志得意满实力雄厚的宇文泰正愁无处释放多余的多巴胺,听说雍州的萧詧来表示友好,嗅觉敏锐的他双眼一亮:“好!天助我也?”

宇文泰都不需要召集群臣商议,更不用请示皇帝,浑水摸鱼这种事情是百利无一害的。

长安和襄阳双方很快达成一致,表示要建立双边互利共赢关系,为国际和平发展做出贡献。为进一步沟通协作,宇文泰派出荣权回访襄阳。

杜岸兄弟惨死后,杜崱等人对萧绎更是死心塌地,一心要找萧詧报仇雪恨,故而对萧詧的动向时刻保持警惕。杜崱第一时间将萧詧引狼入室的行为汇报给了萧绎,可眼下主要兵力都去围攻长沙了,怎么对付萧詧呢?

只能寻找盟友了。萧绎继续以雍州刺史为诱饵,让司州(治所义阳,河南信阳)柳仲礼去进攻萧詧。

柳仲礼自从上次担任盟主围攻台城战败后,一直很郁闷,这次听说萧绎让他独当一面,再也不受猪队友的掣肘,他重新振作了起来。柳仲礼带领人马突进到竟陵郡(湖北钟祥市),窥视雍州地界。

“特使大人,我雍州危急,你可得赶紧向宇文丞相汇报呀!”萧詧急了。

“这一时半会……”荣权装作一脸为难的样子,实际上是要更多的利益和筹码。蔡大宝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猫腻,对萧詧耳语:“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丈夫能屈能伸,先承诺他们一些苛刻条件,等他们发兵后,再做打算。”

“还是先生高明,”萧詧转头道,“为表诚意,我雍州之地愿意作为大魏的附庸,保证年年进贡;另外,我愿意让儿子去长安做人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