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廷,风波恶(1 / 2)

作者:寒梅惊雪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713952749

中书衙署。

胡惟庸搁下文书,长长叹了一口气。

今年事繁,疲身至极。

陈宁疾步走至殿内,见无其他人在,便至胡惟庸桌案前,低声道:“顾正臣去了句容,想来不日便会赶往泉州。”

胡惟庸抽出一份文书,递给陈宁:“海南琼州府又有叛乱了,半年不到,已经报来五起叛乱。那里的百姓,当真难管。”

陈宁接过文书却没有打开,深深地看着胡惟庸:“琼州府的百姓不好管,泉州府的百姓怕也不容易管。”

胡惟庸起身,活动了下酸涩的肩膀:“乱民不好治,也难防,还真让朝廷头疼。”

陈宁了然,心中有些快意,只是想到什么,旁观左右,低声问:“胡相,这次起势之大,却没有伤那顾正臣分毫,反而让其升了官,我们折损多人,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胡惟庸抓了抓胡须,迈开步子:“朝廷争斗,可不能只看一时胜负。这一次起势而为,已经达到了目的。至于其他,牺牲了也就牺牲了。”

陈宁有些疑惑。

顾正臣安抚好县衙官吏之后,又去走访了句容县的老人,看了看养济院的孤寡,敲打了一番句容大户,又到句容学院,安抚一众先生。

茹太素愤怒地喊道:“中书内外百司,一应卷宗文书,都受御史台检举,那御史台卷宗文书谁来检举?其兴过文书未有人监管盘查,极是不妥。朝廷当对御史台所有文书卷宗,着人检举,若发现有私,当严厉惩处!”

这不是什么招抚诏书,而是一封恐吓威胁诏书。

张和是顾正臣的岳父,他在弘文馆办事,不容易出问题,也很难挑出问题来,即使有,估计也是错别字级别的,要不了他的命。

其三,顾正臣胆量过人,口才过人,但不知收敛。

可谁成想,这下狱才两天顾正臣就出来了,还升了官。

赵海楼不甘心:“句容卫的事交王良一个人处理便是了,我跟你一起去。”

胡惟庸嘴角微动:“张和在弘文馆做得很是出色,总做一个闲散官员不合适吧,如此人才,应该放在吏部,你身为御史台长官,是不是应该安排人向陛下举荐?”

伯伯赉很想拒绝,这事办成了未必有什么好处,办不成自己反而很遭罪,何况云南很远,道路难行,山林中野生动物也多,万一蹦跶到道路中间拦路,自己这一身肉未必能喂饱它们。

现在试探结束了,该露出破绽的露了出来,该清楚的事清楚了。等到下一次机会来时,很可能就不是什么试探,而是杀招了。

说到底,胡惟庸清楚毫无实证的弹劾不可能杀了顾正臣,但谁说这一次是杀人计?

陈宁深吸一口气。

其二,顾正臣并非一个完全理性的人,他也有失去理性的一面。

陈宁不明所以,还是回道:“吏部。”

家人是他的逆鳞,陈宁用他的家人威胁他,结果掉了一颗牙。刑部尚书想要用刘倩儿威胁顾正臣,他失去理性,当堂就要动粗。

伯伯赉还没到,宋濂已开始挥毫泼墨:“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古今定论,祸福常理也。朕起自布衣,削平群雄,戡定祸乱……如上顺天命,下契人心,即奉贡来朝……不然,朕当遣使臣直抵大理,依唐、宋故事赐给王号,合兵加讨……”

年轻气盛,一挑动就没了稳重。

骆韶、周茂、杨亮仔细打量着顾正臣,就连其他官吏、衙役也跑来看,顾正臣下狱的消息被刑部查账的官员带了过来,县衙人心惶惶,生怕刚刚好过的日子突然被打了回去。

通过这次对顾正臣的弹劾风波,至少看清楚三点:

其一,皇帝很器重顾正臣,这种器重不同寻常。

这是一次试探。

顾正臣跑泉州去了,想抓他的破绽不容易,但张和还在金陵,还在官场。

没错,他是不贪污,他是廉洁,可他生活上不过简朴,明明都进入地牢了,家里人竟还给送大鱼大肉。

“你们应该收到了消息,本官将赴泉州,然句容之事依旧以我为尊,陛下并没有撤去我知县一职,既定民策照旧施行,粮长那里依旧不准淋尖踢斛,县衙养廉银照旧发放,任何人不得伸手欺压百姓、盘削商人,不得私自挪用县库……”

高,实在是高。

吏部掌握着天下官员升降考功,其中油水无数,走后门的更多,尤其是地方官员入京时,总免不了想方设法接触下吏部官员,希望能在考功时添一笔好评,他日升官之后定有关照。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