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账目,卖粮的知县(1 / 2)

作者:寒梅惊雪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713952747

监察御史,代天子巡按地方,官微而权大。

所谓的小事立决,大事奏报,就是御史的权势,至于什么是小事,什么是大事,没一个准确的标准,御史心情好了,大事成小事,心情不好了,你打个喷嚏都是大事。

没有人愿意得罪御史,这是一群不好招惹的马蜂。

赵谦见御史来势汹汹,也不好阻拦,只好将其请入二堂,告知县丞骆韶。

骆韶没有阻挠,一边安排户房将一应账册全都搬过来,一边让典史杨亮赶紧去通报顾正臣,然后在二堂里垂手站着听差。

韩宜可在一堆账册之中,找出县库粮账,翻看了几页,眉头紧锁起来,直至翻至最后一页时,不由得深吸一口气,看向骆韶:“句容东仓只剩下不到一百石粮?”

骆韶微微点头:“没错。”

韩宜可看了看细账,脸色严肃地说:“县库如此亏空,可谓罕见!只剩如此一点粮,如何支给生员、养济院,一旦征用徭役,又如何养活百姓?再说了,县衙官吏俸禄难道也不领了吗?”

骆韶呵呵笑了笑,说:“韩御史有所不知,句容县衙官吏俸禄,一律折银钱发放,生员也是如此。这剩下的百石粮,还是为养济院的老人准备的,若非如此,县库此时应该空了。至于征徭役,地方上谁会在夏收至秋收这段时间里征用徭役,短时间内无需考虑。”

韩宜可一拍桌子:“俸禄发放,一应以粮为基,句容怎可坏了规矩?”

韩宜可眯着眼,没说什么,拿出西常平仓的账目,仔细翻看,前面都很正常,存粮稳定在一万至一万两千石,到三月与四月份时,突然购入大量粮食,五月份时,账目上显示常平仓储备粮食两万石。

你久仰个鬼啊,我这才当御史几个月,哪里来的久仰?

韩宜可打量着比自己年轻不少的顾正臣,此人可以说是奇人。

顾正臣含笑:“直接点挺好。”

韩宜可看着狡辩的顾正臣,摇头道:“你坏了规矩。”

韩宜可进入御史台之后,听闻过不少顾正臣的消息,尤其是严钝、梁籁两位御史被顾正臣打掉了牙齿,不少御史愤愤不平。

韩宜可板着脸。

韩宜可端坐,威严地问:“这东仓账目之上,存粮已不足百石,问过县丞,他说县衙俸禄等支出,皆走银钱,是也不是?”

不过以朱允炆对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的宠信来说,韩宜可回来了估计也没啥用……

韩宜可见是皇帝许可,也不好再问什么,只好将常平仓的账册拿出来:“常平仓有多重要,县尊应该清楚。”

这种结交的手段,令人惊愕。

他到底是清廉干臣,靠着本事上位,还是靠着阿谀奉承,皇权庇佑无法无天?

韩宜可不知道,但很想知道。

韩宜可见顾正臣坐在一旁,自己也没客气,直接坐在了主位之上,将东仓账册拿出来,问:“顾知县,此番我巡按应天,来到句容,自然不能辜负陛下重托,事有不规,账有不合,韩某当一一问清,若有烦扰,还请见谅。”

韩宜可震惊不已。

顾正臣上前,垂手道:“什么泉州县男,这里是县衙,只有顾知县。骆县丞,换新茶。”

“规矩就是规矩,若图便利而为之,岂不是坏了规矩?朝廷既然没有明文更改,那就应该按照规矩办事,如此违规越矩,岂是人臣之所为?”

没办法,只能将老朱搬出来了。

骆韶连忙答应。

顾正臣端起茶碗,平和地问:“那么,韩御史认为,每个月官吏或亲自,或差遣家人跑到东仓,带着麻袋或推车,经过一番称量,然后带走粮食便利,还是直接发放银钱便利?”

顾正臣承认。

像是胡惟庸,与老朱关系很好,但与朱标的关系,那就没几个关系。比如宋濂,与朱标与朱元璋关系看似不错,但和沐英就扯不上关系了。

近两万石粮,足够一万户百姓吃一两个月的口粮,说不见就不见了??

“粮食去了哪里?”

可当翻至六月账目时,韩宜可陡然站了起来,指着账目有些惶恐不安,喊道:“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五月还两万石粮,怎么六月份直接成了一千石粮?这账目是谁做的,如此大的纰漏竟都没发现?”

他有恶行,比如殴打御史。

韩宜可清瘦,年纪应不到三十,很是儒雅,只是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与锋芒。

所以,来到句容!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