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六十三章 吃饭是最大的治国之道(1 / 2)

作者:寒梅惊雪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71395273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梁贞背负双手,看向天上白玉盘,走至庭院之中,肃然沉声:“秋思当为国,何必归入家。殿下,微臣以为,治国之道,当为政以德。《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施政以德,收揽万民之心。万民顺服,尧舜盛世将至……德为大器,匡民心,夯社稷之基!如此施政,当是天下之幸!”

朱标连连点头,称赞:“为政以德,是仁君之本。”

秦庸、张昌等人纷纷称赞。

梁贞高兴不已,看向顾正臣:“顾先生以为如何?”

顾正臣将瓜片放到桌子上,伸手又拿起一块,笑着说:“梁宾客是吧,说得在理,在理。太子殿下,这瓜不错,你也尝尝。”

梁贞脸色铁青。

朱标见状,看向王仪:“王先生多才,不妨也说上一说。”

王仪将目光从瓜果上移开,吞咽了下口水,要礼仪,不能在这种场合吃东西,起身清了清嗓子:“治国之道,当德主刑辅,明德慎罚。孟子有云,治之经,礼与刑。董仲舒曾提出,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微臣以为,治理天下,当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朱标看向李希颜。

张昌摇头:“吃饭就是治国,真是贻笑大方。”

朱标凝眸,深深看着顾正臣。

卢德明站出来怒斥:“胡说八道,不知所云!”

朱标看着顾正臣,缓缓说道:“顾先生,东西也吃了,桂酒也喝了,是不是应该说说你心中的治国之道了,莫要忘记了你出的那道难题。”

王仪说罢,坐了回去。

李希颜注意到了朱标的动作,不由得暗自惊叹,太子除了面对皇帝与宋濂时,很少如此正襟危坐,他竟为了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做了这个动作。

顾正臣看向朱标,认真地点了点头:“没错,这就是我心中的治国之道!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治国首要纲领,当以吃饭为大。须知天下万民,所求不过是吃得起饭,吃得饱饭!若陛下能把天下人的饭碗填满了,把天下人的肚子填饱了,他就是超越尧舜的帝王!”

如此之人,怎可居太子一侧!

梁贞很是不满,待所有人说过之后,便盯着顾正臣:“顾先生想来有大才,不妨说说治国之道,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梁贞、卢德明等人不敢与李希颜争执,只好退至一旁。

顾正臣清楚,朱标说的是“王朝不朽、国祚永延”的难题,这件事自己只给朱元璋说过,看来老朱曾与朱标讨论过自己,说起过大中桥的事。

大部分能活得下去的人,不会冒险做活不下去的事。

想想自己老爹,他就是因为没有饭吃才造反的!

试想当年,若他能吃得饱饭,家人不一个个活活饿死,老爹还会造反吗?

不,不会!

他竟说治国之道是“吃饭”二字?

李希颜似乎抓到了什么,却怎么都不明晰。

“你!”

梁贞已是坐不住,起身嘲讽:“连治国之道都没有,你有什么资格坐在此处?”

那意思是说,你有啥本事就亮出来,没本事,就自觉点让开位置,别丢人现眼。

“吃饭,就是你的治国之道?”

不同主张,不同观点,在满月东宫中畅谈碰撞。

顾正臣拿出手帕擦了擦嘴与手,终于吃饱了,太子也真是寒酸,你不请客吃饭,好歹等我用过晚饭再来请,就这几个瓜几个饼,算什么中秋宴……

顾正臣简单地回答,低头继续吃瓜。

众人疑惑。

太子又是在哪里遇到过此人,身为东宫宾客的自己,竟毫无所知!

梁贞冷笑地看着顾正臣,看你能说出个什么样来。

张昌等人也议论纷纷。

李希颜呵呵笑了笑,走向中庭,对月思索片刻,认真地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治国一道,当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陛下开国以来,重民生,兴水利,固国本,才有今日国泰民安之大局……”

梁贞语塞,脸憋得通红。

李希颜看着言辞锋利的顾正臣,也不愿梁贞受辱,毕竟是东宫宾客,开口道:“太子既给了你位置,你是不是也应该对得起太子的器重?”

李希颜深吸一口气,这个顾正臣不简单啊,将复杂的治国之道,简化为吃饭二字,虽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但不得不承认,若当真让所有百姓吃得饱饭,大部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