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五十九章 朱标,你小子得锻炼身体(1 / 2)

作者:寒梅惊雪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713952733

顾诚、孙十八对自家老爷敬佩万分,出去吃顿饭,还能赚来个四十贯钱。

顾正臣关了房门,躺在床上心有余悸。

和沐英、朱标这等层次的人打交道,着实耗费心神,生怕说错一句话惹来灾祸。毕竟他们身后站着的是朱元璋,一个难以琢磨揣测、心思不定的帝王。

从今日接触来看,朱标确实“孝友仁慈”,并没有端着太子的尊贵,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是为人平和,礼贤下士。

至于沐英,为人寡笑,却不寡言,智量有,性情并不那么沉毅,兴奋起来喜欢抓着人晃悠,下次需要保持点距离。

傍晚,梁家俊终于等到顾正臣出来,笑呵呵地上前问东问西,那意思是,苟富贵,勿相忘,通俗点解释:

拉兄弟一把。

顾正臣将事情春秋一番,大概说个清楚:“就这样,沐英想用武学换救人之术,你想想,若我身怀武技,腰挂宝剑,日后遇到响马贼、盐徒……”

“你,练武奇才?”

梁家俊笑得很假。

就你这身板,连四里路一口气都走不下来的人,还想学游侠?

顾正臣大包大揽:“梁兄若想要一起修习武技,我可以帮忙引荐。”

沐英看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顾正臣认为自己练剑练不好,是因为体能太差,这都是他要求的,说什么可以强化体能。”

看得出来,五戎是个高手。

算了吧,人都霸道不起来。

宋濂没有惊慌,徐徐回道:“太子用心修习,已有儒风。待人以诚,礼贤下士,又富有主见,善于发现他人不足,勉励更正……”

这都练了五天了,连一套连招都不会,剑倒是会拿,可就是脚跟不上,破绽太大,这要真与人对决,还不被人一剑斩下。

朱元璋回过神,看着有些苍老的宋濂,起身说:“今日是朕不对,经筵时竟出了神,今日要少吃一碗饭,以示自罚。”

朱元璋抬起头,有些好奇:“看顾举人习武?朕没记错的话,顾正臣只是一个读书人。”

朱标想想也是,读书人都要脸,说他不行,这不是打他脸。

“完了。”

五戎收剑而立,然后走向顾正臣,递上剑,开口道:“练吧。”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太子进步斐然,朕心甚慰,你们这些东宫先生用心了,过三日是中秋,当与家人共饮啊。”

苍琅——

午饭后,五戎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拉来近卫张培,说让他教导一位练武奇才,张培大喜,这是好差事啊。

三日再来,小小的沐晟都开始鄙视顾正臣了,躲在远处看着,就这个家伙,先抢了自己的弓,又抢了自己的剑……

剑长三尺,锋芒毕露。

顾正臣也郁闷,明明看会了,可偏偏手废了……

习武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何况顾正臣连基本体能都跟不上,全靠着一口气支撑。

红色剑穗,黑线剑柄。

“回陛下,去了沐府。”

顾正臣瞪大眼:“你教完了?”

梁家俊连连摇头:“我还是多看看四书五经吧。”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朱标刚想点头,就见顾正臣看了过来,口中还喊着:“大郎兄,过来一起训练啊。”

斧头?

朱标有些好奇。

沐府。

一个个宁愿跪在元廷鞑子胡虏脚底下,也不愿意为我朱元璋所用,既是如此,你就不是我大明顺民,不是我朱元璋的子民!

次日再来,依旧步伐凌乱,剑的用法令人恐惧……

自己读书不多,文化不高,许多读书人看不起咱,觉得入朝廷丢身份,什么“王公甘久辱,奴仆尽同升”,这是变着法子骂咱是奴仆翻身啊。

“左腿还是右腿,剑指哪里?”

“陛下,听闻太子去沐府,是为了看顾举人习武。”

顾正臣走向兵器架,将剑取下。

检校说,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儒士夏伯启叔侄二名,人各截去左手大指,以遗不为明王朝所用!

好啊,你们一个个承认元朝是天命,不承认大明是天命!

“你就不认为,自己不是一块练武的料?”

宋濂连忙说:“陛下日理万机,岂可减了膳食。”

沐英微微点头,看向五戎:“教他。”

治国理政,不同于开国征战,需要的是智慧。而获取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听课,掌握前人经验,以史为鉴,以其他朝代兴衰为鉴,方可治理好大明。

一个时辰后,五戎满头大汗地看着喝茶的沐英,这家伙就不是学武的料啊,连哪只脚踩哪里都记不住,只想耍剑装帅……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