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一二九三章 提前布局(下)(1 / 2)

作者:解剖老师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698742441

Lux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操作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克隆系统,由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校研究生林纳斯·托瓦兹开发,于1991年10月5日,在互联网上,正式向外发布了Lux。

Lux也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目标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软件的版权制约、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虽然这套免费的操作系统对微软和鲲鹏操作系统会构成威胁,但孙健一点都不担心,同盖次配合默契,以低价格入市,平分全球操作系统市场,Lux除了程序员和发烧友热心外,普通的电脑公司用户和个人用户都不会安装这套不成熟的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1993年,流行的Lux社区DebianLux诞生了。

1994年,MarcEg创建了RedHatLux。BobYoung收购了Eg的公司,改为其与自己的公司合并,并成立了RedHat。

1996年5月,由Caldera(SCOGroup)、ectiva、SuSE和TurboLux发起组建了UnitedLux联盟,其初衷是建立统一的Lux标准,避免彼此互不兼容。

不过这个联盟刚成立,立刻招致另一个Lux重要厂商Mandrake的激烈反对,RedHat则置身事外,对联盟毫无兴趣。

RedHat认为UnitedLux联盟是乌合之众,不能供应单一连贯的产品。

UnitedLux也被市场认为是一个弱者的联盟,4家公司所处的状况均不太好,希望通过企业联合求生存空间,但这种以销售战略为目的结盟,得到了Intel、AMD、IBM、CA、SAP等企业的支持;不过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同时也是RedHat的支持者。

无论如何,电脑和服务器硬件厂商还是乐于看到Lux实现标准化,也乐于看到Lux厂商为迎合商业化而做出的努力,抢占微软和鲲鹏操作系统的市场空间,压低两家操作系统公司的利润和谈判筹码。

1997年,在同Sckware和RedHatLux合作之后,LuxSuSe在同年发布了其首个独立Lux。

1998年,在电脑和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无所作为的IBM,除了投入巨资进行Lux的研发,同时还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化的Lux开发和服务团队。

IBM的加入,让Lux的形象一下子有了质的提升,彻底打消了人们对Lux只是个业余玩家的业余作品的印象,和由此产生的疑虑。

随着Lux商业化的浪潮,Redhat、Mandrake和SuSe这些产品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占据市场。

据统计,到1998年底,Intel、AMD、IBM、CA、SAP等企业投到Lux站点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随着全球个人电脑销售高速增长,鲲鹏软件集团和微软公司的业绩都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

前世的实践已经证明,除了谷歌公司在这套免费的操作系统之上,开发成功安卓操作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外,其他开发的操作系统软件都不成大器。

有了鲲鹏操作系统,如今没有听说红旗Lux操作系统诞生。

由于PengOS1.0以388元的低价格入市,鲲鹏软件集团、微软公司和商业软件联盟联手,在国内严厉打击盗版,如今市面上,鲲鹏软件和微软公司的盗版都很少。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