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44章 初到(1 / 2)

作者:给老板打工的日子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681906057

尽管林立钟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大雨淋成了落汤鸡,这里的雨不讲武德,说来就是急的,一阵雨过去人就浑身湿透了。

“啪。”大汉挥了挥手里的鞭子,安抚着有点受惊的马,“前面快到了,大家不用慌,这雨来的急,停的也快,不会下很久的。”按照以往的经验,这雨不出一刻钟准停,所以大汉并不觉得有啥,但是这群知青可没经过这阵仗,完全慌了手脚,有人从随身的包里往外掏雨衣,有人则是把雨衣放在了车上的行李袋子中,想去拿却分辨不出车上到底哪个是自己的行李。不管有没有雨衣,所有人基本上都湿透了。

最终还是大汉的话安抚了大家,众人才重新打起精神赶路,速度比原来还快了几分,想着赶紧到村里避雨。林立钟举着自己的书包,浑身上下除了头发,其他地方都湿透了,还是低估了这里的雨,拧了拧袖子上的水,林立钟继续低头跟着马车前进,雨水打在脸上,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只能跟着马车走。

这雨果然像大汉说的那样,来的急走的快,离着村子还有几分钟的路程,雨就停了。大汉招呼着这一帮人往村里走,见到有部分停在原地拧衣服的人,喊了几声,说先去知青点,到了之后先安顿,方便大家换洗。到村口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人在那站着了,大汉见到人赶紧赶着马车先过去了。

“支书,咱村里的知青都接到了,一共7个,两个女的,五个男的,来的路上都淋湿了,您先带他们去知青点安顿吧,我把王家寨的人给送过去。”大汉对着其中一位老者说道。

“行,你先去吧,他们村的老王下雨前刚走,你走快点还能赶上呢,把人送到就赶紧回来,别着凉了。”老支书嘱咐着大汉。

“好了,您放心,一准给送到了。”大汉说完,知青也来到了跟前。“来来来,靠山村的知青拿行李了,这是村里的老支书,还有孙会计,和大队长,他们带你们去知青点安顿,赶紧的,都把自己的行李拿上,知青点也不远了,就在村口那里,走几步路就到。”

“终于到了,我快走不动了。”

“我也是,下个乡也不容易啊,还得淋雨。”

“啊,王家寨还得走一段路,我要走不动了。”

“赶紧拿行李吧,快点去知青点安顿下来,换身衣服,免得着凉。”

一群人抱怨着,但是也知道得快点去安顿,都开始拿起行李来。

林立钟并不着急,她把行李放到最前面了,好找的很,索性让其他人先拿。等人都拿着差不多了,林立钟才上前,把挡雨的雨衣拿开,交给林立北拿着,自己一个人拎起来三个大包裹,跟着大伙往村里走。

“好了,王家寨的知青,走吧。”大汉把马车调了个头,准备带着剩下的五个人继续赶路。

“大叔,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让我坐到车上吧。”王玲,也就是火车上的那位女同志,叫苦不迭,下乡之前走的最多的一次就是学校组织的春游,也就走了十里路,还都是平整的路面,哪像现在,路上坑坑哇哇,还忽上忽下的,走的脚底板上都起泡了,再加上淋雨,王玲现在的心情糟透了,一点也不想往前走了。

“就是啊,大叔,这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这一下雨就更加难走了,让我们上车吧。”王玲的同伴,刘芳也走不动了,大家都在走的时候,她还能坚持,这有一个说不走了,她那股劲儿头也就泄了。

“大叔,要不您看这样行吧,咱们五个人有三个女同志,让他们坐车吧,反正行李已经卸了一大半了,她们上去也不会太重,我们两个是男同志,就走着,您看行吗?”其中一个男知青开口了,他倒不是怜香惜玉,主要是怕这几个女同志耽误事儿。

“行吧,你们赶紧上来,也没几步路了,赶紧把你们送去我就完工了。”大汉也明白了男知青的意思,索性开口让人赶紧上车。

“太好了,终于不用走路了。”王玲开行地爬上马车,还不忘把鞋脱了,毕竟脚上已经沾满了泥巴,马车上确实干燥而整洁的。

“谢谢大叔。”刘芳也有样学样,脱了鞋上车。

剩下的那个女知青也上了车,大汉就架着马车开始往王家寨走去。走了七八里路,就看见了不远处的村庄,跟靠山村不同,王家寨离着山还有一段距离,并不在山脚下,他们这一路过来都是下坡路,所以速度很快。

“王支书,王支书,人我给你送来了。”大汉眼神儿好,老远就看到了村口的王支书,对方也被淋湿了,看样子从靠山村出来就赶上大雨了。

“哎,你把马车往里赶赶,把人直接送到知青点吧。”王支书看到车上坐着的三个女知青,全都是光着脚的,索性让大汉把人送到地方。

“好来。”也没几步路了,而且王家寨村里的路都很宽,主干道还是青石板铺的路,进出很方便。

大汉等人把行李都拿掉之后,就谢绝了王支书的挽留,架着马车离开了,身上还穿着试衣服呢,急着回家换衣服。

林立钟这边随着村里的老支书和村干部一路走着就到了知青点,确实离村口很进,走路也就5分钟,在村里面,并不靠近山根。每次一有知青来,老支书都会领着村里有空的村干部来接一下,一是为了表示欢迎,毕竟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都不容易,二是为了观察,看看有美誉调皮捣蛋的,思想激进的,人老成精,老支书看人还是有点东西的。这次也一样,他默默观察着这群知青,男知青都还好,没有很出格的,女知青这边就有点意思了,虽然只有两个,但这两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都不简单,一个看眼神就知道,心眼少不了,一个看着有些憨,但这手上有把子力气,在乡下可吃不了亏,老支书好好奇地看了两眼林立钟拎着的大包,在林立钟看他之前,老支书赶紧转移了注意力。

知青点是个大的四合院,占地很宽阔,就是有点老旧了,两边厢房的屋顶年久失修,有两间屋子都有些漏雨了。

“冯知青,楼知青,人到了。”老支书进了院子就开始喊人。

“哎,来了,来了,老支书还劳动您跑一趟。”说话的是冯志远,最早到靠山村的那批知青,就剩他还留在这里了,其他人都托关系找人调走了,他就成了男知青里面的管理者。

“这次也有女知青啊。”来人是楼卫红,比冯志远晚一批,也来了有七年了,能说会道,在靠山村的女知青也不少,但是年纪都不大,来的也晚,论资排辈楼卫红自然也就担起了女知青的管理任务。

“来来来,都过来,这位是冯志远,这位为是楼卫红,都是老知青了,你们有啥不懂的就问他们两个就行,先跟着他俩去安顿,今天没啥任务,你们安顿好了就到大队部来。”老支书见人都出来了,就给双方都介绍了一下,然后就准备带着人走了,他们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支书您慢走,孙会计,大队长慢走。”冯志远招呼道。

等人都走了,他跟楼卫红才开始带着人去安顿。

“走吧,各位,先进屋,这身上都湿着,你们来之前我们就把水烧好了,先简单洗洗,换身干净的衣服。”冯志远领着五个男知青就去了西厢那边。

楼卫红则是有点为难地看着眼前的两个人,女知青这边主屋和东厢那边最多再安置一个人,东厢南侧的那个房间本来也能住人的,但是今年雨水多,屋顶被冲坏了,村里还没给修。

“你好,我叫方敏,今年十八岁,楼姐,你叫我小敏就行。”前世的时候也是楼卫红接代的自己,不过当时自己还处在被迫下乡的伤心中,对这位大姐并不是很热情,导致了自己后来很难融入女知青这个群体。很多事情都被排除在外,这次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跟她打好关系。

“你好,林立钟。”林立钟简单说了一声,就先给自家四哥送行李去了。

楼卫红一看,对方个子不高,年纪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没想到确是一个人拎着三个大包裹,看着挺厉害的样子,也不太好得罪,索性先让她们俩先进东厢,之后再说住处的事儿。

“四哥,你行李我放到门口了,自己过来拿吧。”林立钟的行李都做了记号,这唯一一个没记号的就是林立北的行李,把包裹放到门口之后,林立钟就拎着自己的两个大包裹去了东厢,刚刚她都看见了,楼卫红带着方敏就是进了东厢房的。

“立钟,快进来,来,东西先放下。”方敏见林立钟进屋了,赶紧开始招呼,她进来的早,已经把唯一的你那个铺位占上了,招呼林立钟不过是客气罢了。

“呃,林知青,你先把东西放下,有个情况得跟你说一下。”楼卫红也开口了,她刚刚带着方敏进来的时候,还没来得及说明情况,方敏就把东西放到了剩下的那个铺位上了,并迅速地把铺盖先铺上了。东厢北边这个屋子的炕不算大,已经住了四个人了,最多再挤出一个铺位来,多了就不行了,尤其现在还是夏天,人多大家都嫌热。

“啥事,说吧。”林立钟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炕上已经没有空铺位了,最边上那个被褥铺得急,有点乱,应该是方敏的了,其实林立钟来之前就想过住的问题,她本来是打算着先跟大家集体住一段时间,等混熟了,再去老乡家借住,最好是能单独租个院子住,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住自己的秘密,也能生活得滋润一些。但是没想到,这刚到第一天就不得不考虑搬出去的问题了,啧。

“呃,是这样,本来是要安排你在东厢南边那间屋子的,但是那间房的屋顶今天被冲塌了,现在修也来不及,其他屋子都挤不下了,要不你看先去老乡家里借住几天?等南边那屋修好了,你马上搬回来,行吗?”虽然这话有点欺负人的嫌疑,但是楼卫红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了。

“楼姐,你比我大,我就喊你楼姐了,”林立钟本来还想着为难一下她的,但是见对方也确实不好意思,也就算了,“楼姐,村里我也不熟,要是出去住的话,你帮我跟支书说说呗,找个好相处的人家,要是有空院子也行,我可以付租金。”

“呃,行,我帮你去问问,水我帮你打好了,你先简单洗洗,换衣服。”楼卫红也没想到这小姑娘这么好说话,本来准备了一大堆安慰劝解的话,一句也没用上,让她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谢谢,楼姐。”林立钟也不跟她客气了,试衣服穿在身上太难受了。

楼卫红带着屋子里的其他人暂时都出去了,屋子里只留下了方敏和林立钟。

“立钟,我真不知道只剩下一个铺位了,要是知道的话就留给你了。”方敏开始装可怜,她有前世的阴影在,是真不想去老乡家里借住,再说了,虽说前世在村子里待了十多年,但是跟村里的人相熟有限,她自恃是城里人,很少跟村里人打交道,所以对村里人的了解都是来自婆家人。从他们嘴里得知,村里人其实并不好相处,大家经常占人便宜,方敏对这个村子的印象并不好,后来等老二的事业干大之后,全家人就都搬走了。

“没事,方敏姐,住哪里都一样,我不挑的。”呵呵,屋里就留下一个铺位,可够显眼的,你眼是得有多瞎才说不知道。

林立钟说完之后,就没再搭理方敏,从行李里翻出毛巾和要换的衣服,准备换洗。方敏见状,也转过身去,开始换衣服。

林立钟先是借着温水洗了洗头发,还好下乡之前把头发剪短了,现在洗起来既省水,又省事儿,洗完擦几下差不多就干了,林立钟又用擦头发的毛巾浸了浸水,简单擦了擦,换上了干爽的衣服,回头看了看方敏,对方还在纠结着要不要洗头,但是她那一头的长发,泡进去就满了,只能放弃了。

林立钟一身清爽地就出去了,不再管屋子里的方敏,她得去找楼卫红,眼见天快黑了,得解决住的地方。

“楼姐,咱先去大队部吧,”林立钟见楼卫红正站在屋檐下跟冯志远说着什么。

“哦,好,就来。老冯,我先带着林立钟去老支书那,你回头带着他们一起过来吧。”楼卫红跟冯志远刚刚交流过了,情况他也都知道了,见林立钟喊人了,就让她们先走了。

“楼姐,等会儿跟老支书问的时候,尽量问问有没有单独的院子吧,我跟人相处有点困难,但是自己住没问题的,我会做饭,能照顾自己。”林立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真的啊?那你太能干了,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连盐和糖都分不清楚,在家的时候跟是连饭都没做过,来到这里才练出来,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会做饭了,真厉害。”楼卫红一边夸着林立钟,一边带着她往前走。

“我妈教的,她说会做饭饿不着,也不求人。”

“阿姨说的对,哈哈哈。”楼卫红说着也笑了起来,自家妈妈也跟自己说过同样的话,但是自己没听,刚来的时候,吃了不少亏,“村里有几处空闲的院子,人都搬到城里去了,一会儿我帮你问问老支书吧,他老人家还是挺好说话的,只要你别在村里整幺蛾子,好好干活儿,不偷懒,其他一切都好说。”

“嗯,我记下了。”看来这村子里还是挺好混的。

“到了,走进去吧。”楼卫红带着林立钟进了村里的大队部,也是个大院子,屋子不少,估计也是村里的仓库。

“老支书,老支书,有个情况得跟您说一下,”楼卫红刚进门就喊了起来。..

“你进来说,进来说吧。”老支书本来正跟村长商量新来知青借粮的事,就听见了楼卫红子在门口喊。

“哎,我进来了,”话音刚落,楼卫红带着林立钟就到了办公室。“老支书,是这样,东厢那边的房子,今天下雨把屋顶给冲塌了,其他屋里就剩下了一个铺位,这不女知青这边就多出来一个人没地方住,小林说想租个村里的院子住,你看这事儿。”

“啊?今天冲塌的?这么巧?”老支书也知道知青院子里的屋顶有漏雨的地方,但是最近事情多久没顾上,没想到给冲塌了。“那要不先到老张头家去住一段时间,回头我找人给修一下,很快的。”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