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五二七章 补救措施(2 / 2)

作者:大熊不是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时间测试1641311336

面对同学的质疑,沈光林立下了fg,以后,浦东发展的绝对比浦西好,请大家拭目以待。

有了轰动性的事件,信息的传递速度果然还是很快的。

只坚持到了第三天,沈光林在吃早餐的时候,秘书买了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的就是陆家嘴正在平整地皮的照片。

标题就是:陆家嘴要建设世界第一高楼!

不得不说,黄浦江的江湾真是个好地方,记者选取的角度也很好,黄浦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大湾,江的这一边是繁华的外滩,人来人往,江的另一边是菜田荒滩,现在,那里竟然要建设全世界第一高楼了。

而且,投资额度也已经公布出来了,计划投资10个亿,而且是美元。

报道这个消息的是地域大报,说话还是很有权威性的。

要知道,现在华夏的外汇储备才是多少?建设一栋楼就要花10个亿美元?

建设这样的一栋楼当然花不了10个亿,但是,如果把整个陆家嘴开发完,10个亿美元的投资额度确实是有可能的。

长城集团并没有上市,他们确实也没那么多现钱,不过,事情可以一步一步来嘛,他们真的把手里的股份抛售一下,钱不就来了嘛。

这件事传播到香江,香江的股市立刻就崩盘了。

他们觉得,长城集团要筹资10亿美元,肯定会选择抛售股票的,这波行情肯定不好,暂避风头吧。

就这样,长城集团还没减持呢,股市已经不行了。

这算不算“丁蟹效应”?

“丁蟹效应”是指郑少秋的电视剧每次要上映的时候,香江的股市就会大跌。

后世有人研究了,“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

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的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这也使得证券市场出现暴跌。

现在,长城集团要盖大楼的消息一出,香江故事应声下跌。

原来,长城集团的影响力已经这么大了吗。

很多人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纷纷找大刘求证:“你真的要在内地建设摩天大楼啊,还要十个亿美元!”

“不是我,是长城集团。”

......

其实,消息传来的时候大刘已经有些隐隐的后悔了,这么重大的盛事,他的华人置业没有参与进去,亏大了。

哪怕,摩天大楼的事情他们参与不了,参与一些周边的建设开发也是好的呀。

“我们不能错失这个机会!”大刘在董事会上表现得非常懊恼,华人置业他可是控股股东,现在眼看就要丢失这个机会了。

之前,沈光林生气的时候说了:以后,他魔都的工地上,不准有说粤语的人出现。

还好,大刘会英文,咱可以不说粤语啊。

这件事希望还有补救的机会,大刘在香江真的坐不住了,赶紧飞到了魔都跟沈光林进行汇合。

沈光林其实已经不想让他们参与了,“不是说了吗,在这个项目上我不想再看到说粤语的人。”

长城集团是他沈某人说了算,不是你大刘。

他沈光林并不是地域排斥,他们的项目上也有广东人,沈光林也没说什么呀。

沈光林所排斥的是香江人,是趾高气昂的华人置业。

不过,利益面前,大刘的脸皮还是很厚的,“你看,大家都不是说粤语的,为了执行您的命令,只会说粤语的小关我都没让她来,这次过来的是阿玲,刚从无线艺员培训班毕业。”

阿玲是谁?

沈光林真的想不出。

看这模样好看是好看,但也不是特别的惊艳啊。

“沈老师您好。”女孩子声音脆生生的,很有辨识度。

“你普通话确实很好,并不是广东人吧?”

“不是,我是香江人。”

这话沈光林就不高兴了,香江难道不属于华夏吗,我现在最不喜欢的就是香江人。

大刘也是看眼色行事:“沈老师,阿玲是苏州人,刚去的香江。”

沈光林的脾气这才好了一点,“苏州是个好地方,怎么去香江了?”

“我爸爸是泰国华侨,后来去了香江,我们全家就跟了过去。”

“你叫什么名字”

“刘家玲”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